2019年4月30日 星期二

[開箱] 創見25S3硬碟外接盒簡測(2.5吋+UASP)

網頁好讀版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PC_Shopping/M.1466341559.A.BDB.html 創見25S3硬碟外接盒簡測(2.5吋+UASP) 朋友那邊之前筆電換SSD(SanDisk X110 128GB)有多出一顆硬碟 而最近他的128GB SSD實在太小,裝到剩20GB左右 所以決定買一個外接盒來用 列了以下幾點的需求: 一、要在400元以內(300~400蠻多選擇的) 二、要支援USB3.0(必備) 三、UASP可有可無,能有的話當然會更好(對SSD來說會大加分,HDD就還好) 四、鋁殼(這是我個人追加的選項,因為鋁殼能幫助散熱) 五、最高支援到9.5mm高的硬碟(以免以後有要換9.5mm高的大容量2.5吋硬碟) 六、保固(尤其是挑選知名廠商會是比較好的選擇,以免送修過於麻煩) 看一看後就是創見的25S3比較符合上面這幾點 雖然創見在儲存設備界常被挪揄是”珍惜資料,遠離創見” 不過我本身對創見的印象是還OK(SSD就…pass) 因為家裡有一支N年前的128MB創見隨身碟到現在都還能用(只是容量太小) 而這次買完之後我這邊就順便做個quick and dirty的測試 官網: http://tw.transcend-info.com/Products/No-617 外盒 http://i.imgur.com/TWt1XvP.jpg
有用塑膠殼保護起來,上面有掛勾方便店家展示 背面 http://i.imgur.com/wzq8QrS.jpg
標榜兩年保固和USB3.0,而且是Made in Taiwan唷(爽) 一些規格 http://i.imgur.com/XXbhM4t.jpg
http://i.imgur.com/uZmqB24.jpg
說明書和其它產品的廣告(RAM、Mac SSD和多媒體方案) 可惜贈送的USB3.0線材不是Y線(USB3.0+額外供電的USB2.0) 主角 http://i.imgur.com/qZfdbFp.jpg
磨砂鋁合金的質感很不錯,但很怕刮傷 右上角的指示燈通電時是藍燈 可惜底部沒腳墊 http://i.imgur.com/jCUTgiB.jpg
接口,中間那個是創見的一鍵備份功能(需搭配自家的軟體,這次就不介紹了) http://i.imgur.com/YmCqhin.jpg
卸下兩顆螺絲就可以拆開 內部黏著的泡棉多少有緩衝的作用 而7mm的SSD或HDD需要加裝墊片到9.5mm才不會有間隙 http://i.imgur.com/IMfNVL7.jpg
長x寬x高約為130mm x 80mm x 13mm http://i.imgur.com/qFgLFHs.jpg
SATA 6Gb/s轉USB3.0的轉接晶片是ASMedia ASM1153E,支援UASP http://i.imgur.com/YJ6yNi4.jpg
CrystalDiskInfo 可以看到Win10有提供UASP的原生驅動 http://i.imgur.com/wSoomxE.png
測試平台: CPU:Intel Core i5 2400(關閉C1E&EIST) RAM:Kingston HyperX Genesis DDR3 1600MHz 4GB*2(CL9@1.5V) 主板:MSI Z77MA-G45 顯卡:HD2000內顯 系統碟:PATRIOT Inferno 60GB(FW:3.4.6) 作業系統:Windows 10 64 Bit USB3.0:Z77原生USB3.0+系統內建驅動並用Y線插在主機板的後I/O 電供:Seasonic G-650W 機殼:Corsair Air 240 Arctic White 為了測試極限性能表現,裝上的是SanDisk Extreme PRO 240GB(FW:X21200RL) 髒碟沒做Secure Erase,填充約24%的容量 測試數據看看就好,實際使用比較重要 =測速軟體= CrystalDiskMark 循序寫入的表現還不錯,雖然離SATA 6Gb/s還有一段差距 http://i.imgur.com/i982aCl.png
ATTO http://i.imgur.com/AJkVXKw.png
最高可到約450/450的讀寫速度,已經達到USB3.0的極限速度(5Gb/s) Anvil’s Storage Benchmark http://i.imgur.com/9Z9kn2n.png
可以看到寫入性能是在QD4~QD16之間降下來的 AS SSD Benchmark http://i.imgur.com/eytwyMU.png
高QD性能時跌了下來,然而這麼高的QD相當少見,參考就好 =實際測試區= 從Intel 730 240GB(FW:L2010420,髒碟沒做SE)複製到外接盒 1.利用Windows 10的ISO檔案(用微軟MediaCreationTool下載的)來做大檔傳輸測試 http://i.imgur.com/x1eywLY.png
平均速度可以維持在340MB/s 2.利用日版PSO2遊戲檔案做混合大小檔測試 以TreeSizeFree檢視檔案屬性,約22000個檔案 (最大~600MB,最小的話~1KB也有) http://i.imgur.com/1h6Aoo0.png
到50%時 http://i.imgur.com/Y7IWFT7.png
到99%時 http://i.imgur.com/1gvmJ4N.png
全部完成實際花費時間約五分鐘(沒仔細計時,請見諒) 結語: 市面上的USB3.0外接盒可說是五花八門,各家廠商的產品用的轉接晶片也不同 所以挑選一個CP值高又要不雷的產品會是一個難題,一定要睜大眼睛仔細爬文 而這款產品會推薦給比較愛高CP值產品的用戶(同時也不排斥創見的儲存產品) Pros: 支援UASP的ASMedia ASM1153E (UASP對SSD來說是個大加分) 支援SATA 6Gb/s硬碟和USB3.0協議 性能表現不錯(當然這也和選用的硬碟性能有關) 鋁合金外殼(幫助散熱+外觀很有質感) Made in Taiwan 兩年保固 贈送自家的備份軟體(雖然用不到) Cons: 如果有贈送7mm轉9.5mm墊片就好了(雖然可以自行改裝) 沒有腳墊 贈送的不是Y線 (Y線有優點和缺點,優點就是供電穩定,缺點當然就是會多占用一個USB接口) -- 姐姐 姐姐 我們好像變成簽名檔了 雷姆,雷姆 好像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呢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36.237.118.95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PC_Shopping/M.1466341559.A.BDB.html Cubelia:轉錄至看板 Storage_Zone 06/19 21:06
mart9266 : 自從SD卡掛掉以後就不考慮創見了 06/19 21:11
Harrywu119 : 保護照片 遠離____ 06/19 21:16
創見
jimmy1012 : 我也買一樣的欸,摸起來超爽 06/19 21:33
阿斯
ornv : 目前用CyberSLIM S25U3-6GUASP 創見的想買來玩玩XD 06/19 23:21
買買
Everless : 感覺不錯 速度有到一定的標準 家裡好幾顆ssd可以改 06/19 23:35
Everless : 來玩 06/19 23:35
Cubelia : 真的蠻不錯der 06/20 00:10
LP9527 : 我也有耶 只是買了沒在用… 06/20 09:18
用啦用啦用啦用啦
filiaslayers: 珍惜回憶 遠離創見 06/20 09:54
bj4 剛剛看某屋已經漲回420了,真奇妙... ※ 編輯: Cubelia (59.120.251.134), 06/20/2016 17:57:30
推文自動更新已關閉

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

Google Chrome 如何截圖/全頁截圖

1. 按 F12
2. 按 Ctrl+Shift+P
3. 輸入Full或Capture
4. 選擇"Capture full size screenshot"


2019年4月1日 星期一

[鍵盤] OEM高度是怎麼成為主流的?

想請教關於鍵帽高度的知識: Cherry原廠高度,打起字來手指可以更輕鬆, 而比較高的OEM高度 手指就要抬的更高一點,比較吃力一點, 那為什麼大部份的機械式鍵盤都是OEM高度? 是因為Cherry高度有版權嗎?所以OEM廠商只好用別種高度? 還是並非如此,而是較高的OEM高度真的是市場買單, 以往各廠也推過Cherry高度但是不理想這樣嗎? 謝謝!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.cc), 來自: 125.230.95.64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Key_Mou_Pad/M.1433733647.A.C68.html
uu26793: HiPro(誒 06/08 11:30
IFeltQQ: 像我個人不習慣Cherry高度 所以我的G80-3K才換鍵帽的 06/08 11:31
idunhav1: 比較習慣OEM高度 06/08 11:32
修正錯字 我另外也在想的是 排除習慣問題的話 哪種高度是比較人體工學的 另外過高的問題 也可以用手托去改善 ※ 編輯: ANGELB (125.230.95.64), 06/08/2015 11:34:12
sikadear: 自己的感覺是cherry太平,手指要爬比較遠 06/08 11:34
uu26793: 覺得cherry高度太平+1 06/08 11:37
rewq7890: 大家都喜歡罩杯大的 06/08 11:48
aa89028500: 我投cherry高度一票~ 06/08 11:53
kira3628800: 我投SA高度一票~~OEM的高度跟SA比真的小巫見大巫XD 06/08 12:01
wuhou: 這樣可以多賣手托 06/08 12:15
garwalkvc: OEM轉cherry高度感到困擾+1 06/08 12:21
agong8664: 要人體工學 鍵盤要有弧度 全部平的應該還是跟OEM差不多 06/08 12:27
agong8664: 有請溫爸的kinesis 06/08 12:28
wenyonba: 哈哈,其實使用鍵盤大多的負擔是在手腕吧,鍵帽高度不同我 06/08 12:37
wenyonba: 覺得只是習慣,打字快的人高度一下變了當然會不適應~~ 06/08 12:37
wenyonba: 另外Kinesis打字真的舒服,但是目前還是慢,哈哈~~ 06/08 12:38
kivx: http://goo.gl/62MQxU 老貓的文章有一些介紹 06/08 12:59
kivx: 每個人手不同,所以適合(或喜歡)的高度不一定一樣 06/08 13:02
joiedevivre: 雖然cherry也是有幾套 但是還是喜歡oem 好用 06/08 13:03
tomomo520: 何謂oem高度?應該說高鍵帽或r5鍵帽吧 06/08 13:03
idunhav1: cherry oem 都有 但還是習慣用oem的手感 06/08 13:07
kivx: 如老貓文章寫的,可能是不同鍵盤代工廠找上同一家鍵帽商 06/08 13:13
kivx: 所以就拿到一樣的鍵帽 06/08 13:14
kivx: 又或是一家代工廠的鍵盤鍵帽接受度高,結果大家就都做一樣的 06/08 13:15
kivx: 我自己覺得叫OEM高度還是很籠統,這樣講其實只要是OEM生產的 06/08 13:17
kivx: 是不是都可以叫OEM高度?那就不一定是現在所謂的"OEM高度"了 06/08 13:17
idunhav1: 一個OEM 各自表述? Xd 06/08 13:19
a42006310: ducky的鍵帽是oem高度嗎? 06/08 13:52
hidog: OEM高度蠻怪的沒錯 把薄膜都算進去 那高度怎麼計算@@" 06/08 13:56
abc0922001: 覺得Cherry的鍵帽太低了,打起來手感很不喜歡 06/08 13:56
hidog: @@ 你是說G80-3850還是3000系列 06/08 13:57
kivx: @a42006310 是的,所謂的"OEM高度"(結果還是得用這名詞XD) 06/08 14:03
idunhav1: 不過大部份應該指filco/ducky那種高度 06/08 14:03
idunhav1: 話說K大不衝那把GON 80%鍵盤嗎Xd 06/08 14:04
abc0922001: G80-3850 06/08 14:05
ANGELB: 所以俗稱的OEM高度,之所以會成為各家機械鍵盤的主流,也 06/08 14:07
ANGELB: 是因為市場吃這個高度 而不是另有隱情嗎? 06/08 14:08
ANGELB: 蠻想知道為什麼Cherry原廠高度沒有成為主流 06/08 14:09
kivx: 應該沒有什麼隱情吧,cherry profile也不是只有一家在做 06/08 14:09
kivx: 我猜是價格關係 06/08 14:11
SR498: 會不會跟工廠有關係?OEM高度的工廠應該比較多吧 06/08 14:11
kivx: 一開始應該也只有一家做這高度的,只是市場接受度高就變多家 06/08 14:13
joiedevivre: OEM高度 是不是有個專用的字 叫DCS? 06/08 14:13
kivx: 所謂的"OEM高度"和SP DCS不一樣喔,只是接近 06/08 14:15
kivx: 不對,SP DCS是比較接近cherry profile 06/08 14:15
idunhav1: https://goo.gl/ICr1Ug 接近但不是完全一樣 06/08 14:17
kj3906: 我比較喜歡Cherry高度...OEM的鍵帽都是買來收藏,不使用 06/08 14:31
kj3906: 的! 06/08 14:31
idunhav1: 樓上你的風吹就…徵到了嗎xD 06/08 14:32
joiedevivre: 原來如此 算了還是就叫OEM和Cherry吧 聽得懂就好XD 06/08 14:34
kj3906: SA太高、DSA太平 會誤觸...雖然不是風吹就XX,但是會碰到 06/08 14:36
kj3906: 就是不爽! 06/08 14:36
kj3906: 沒有,都是中刻.....可能要改買中刻再換英刻鍵帽了。 06/08 14:37
leoshen999: 以前也覺得OEM太高,打久習慣把手指拱起來後就OK了 06/08 14:42
wenyonba: 我買了Cherry高度的鍵帽後,其實我也比較喜歡Cherry高度~ 06/08 14:48
ANGELB: 很好奇究竟是OEM高度真的受市場青睞 還是OEM廠搞Cherry原 06/08 15:35
ANGELB: 廠高度還有額外的錢要出? 06/08 15:35
ANGELB: 例如專利費等 所以OEM就另覓高度了? 06/08 15:36
N97: oem+1 06/08 17:22
HiJimmy: 不會就是很多人用 模具攤提便宜 就狂推? 06/08 20:00
推文自動更新已關閉